?年輕人搶演唱會,各地文旅搶年輕人

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見習記者 牛朝閣|北京報道

你會因為什么去一座城市?一方美景、一處名勝、一個故事、一本書……或者一場演唱會。

呼朋喚友只為搶到一張演唱會門票,為了追看演唱會去各地旅行……這些看上去有些“瘋狂”的行為,正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?!盀槭裁匆ヂ尻枺俊薄翱囱莩獣?!”

當這些愛看演唱會的年輕人漸漸被更多人看見和理解,更好地服務他們也就成為舉辦方、商家乃至各地文旅部門的新目標和新機會。不少地方的文旅部門甚至開始將追看演唱會的年輕人視為“行走的GDP”,拿出免費交通、免景區(qū)門票等活動來吸引他們“多待上幾天”,最好“下次還來”。

北京鳥巢演唱會現場    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見習記者  牛朝閣|

鄭州演唱會開場前,場館附近的商場擠滿了觀眾。受訪者|供圖

根據演唱會決定旅游目的地

“我今年看了9場演唱會,有4場在外地,最遠的一次跑到香港去了,還去了成都、鄭州等地,出游都是跟著想看的演唱會走?!痹诒本┕ぷ鞯膹堓x告訴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。

演唱會已然成為一些年輕人的“時尚單品”,根據想看的演出來決定旅游的目的地,是他們出行的特征之一。

“單場演唱會觀眾達到數萬人很常見,這對當地的消費起到了正向作用。對外地歌迷來說,消費行為不僅僅體現在門票,交通、住宿、餐飲等相關消費都必不可少?!卑阶稍僀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采訪時說。

“出去看一場演唱會,門票是最小一項開支,機票、住宿、吃飯才是大頭。比如3月初我去香港看演唱會,門票才689港幣,但總花費幾乎是門票的5倍,這還是我為了省錢,將深圳當成落腳點的結果。”張輝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:從北京到深圳的往返機票是1180元,住了4天酒店,每晚279元,其間餐飲、交通花費了近千元?!岸紒磉@邊了,總不能不嘗嘗粿條、燒臘吧?”他說。

“來都來了,不四處轉轉多可惜?!焙蛷堓x有著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。

“原本只是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演唱會相關內容,沒一會兒就被‘鄭州旅行攻略’吸走了目光,還專門去打卡了河南特有的荊芥檸檬茶?!苯谌ム嵵菘囱莩獣睦钪境扛嬖V 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。

李志晨說,在演唱會觀演微信群中,和演唱會本身討論度旗鼓相當的是當地的吃喝玩樂。

“這個景點值得去嗎?”“有什么必打卡的美食?”“早上去博物館,下午去看演唱會來得及嗎?”等類似提問在觀演群中不勝枚舉。甚至還有觀眾自發(fā)建起了“全國巡吃”表格,討論舉辦地不可不吃的特色美食。

演唱會正向中小城市下沉

通常來講,演唱會具備一定的地理屬性,多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大城市。但是近年來,演唱會開始呈現出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的趨勢。

據燈塔專業(yè)版數據,2023年,大型演唱會共覆蓋了71座城市(含自治區(qū)和直轄市),較2019年增加了16座城市,其中西安、太原、泉州、東莞、重慶成為舉辦大型演唱會場次排名中上升前五的城市。在票房方面,衢州、西安、太原等城市受到當地大型演唱會項目帶動,票房排名迅速上升。

航旅縱橫相關負責人告訴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,以周杰倫福州演唱會和張杰呼和浩特演唱會為例,5月14日到19日,國內其他地方飛往福州的民航旅客量環(huán)比增長約18%,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重慶、成都、鄭州是主要客源地。5月16日到19日,國內其他地方飛往呼和浩特的民航旅客量環(huán)比增長約10%,其中,來自赤峰、通遼、上海、呼倫貝爾、廣州、成都等城市的旅客較多。

張毅表示,主辦方選擇舉辦城市受利益驅動,選擇二三線城市是一種趨勢?!爸鬓k方要考慮成本和配套問題,這直接關系到票能不能賣出去,賣出去后能不能掙到錢。雖然中小城市人口規(guī)模不如大城市,但城市數量多可供舉辦方挑選,這能補足單城人口規(guī)模較小的短板,而且中小城市的演出機會相對較少,對當地觀眾來說,演唱會相對新鮮?!睆堃阏f。

各地文旅花式“接”歌迷

越來越多的地方文旅部門發(fā)現:演唱會正在成為一座城市的“流量密碼”。據燈塔專業(yè)版數據顯示,2023年,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會場次達2400余場,觀演人次超2000萬。

張毅表示,演唱會是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抓手之一。演唱會有幾萬人參與,無論是主辦方前期宣傳,還是觀眾自發(fā)社交媒體傳播,對一個城市而言,都是投入少、收獲大的一次能提升城市影響力的機會。

4月20日,在鳳凰傳奇常州演唱會后,一個名為“蔣鵬舉”的社交媒體賬號突然火了。常州市政府官網文件顯示,蔣鵬舉為常州市副市長,負責科技、文化、廣播電視、旅游、文物、體育方面工作。

爆火原因是,蔣市長掉了“馬甲”的賬號變成了觀眾許愿板。有網友留言“(演唱會現場)廁所數量太少”,蔣鵬舉立刻回應“今天改善”。

和常州一樣“拼”的城市不在少數,有城市直接拿出了實打實的現金補貼。

4月底,太原市發(fā)改委、市文旅局、市財政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(fā)文實施《支持演唱會經濟發(fā)展的若干措施(試行)》(下稱《措施》),稱要做大本市演唱會經濟,加快建設“華北地區(qū)重要演藝中心”,打造“國內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”。

《措施》顯示,要對太原市區(qū)域內合法經營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演唱會主辦單位,根據演唱會規(guī)模給予不同金額的補貼,其中單場售票規(guī)模3萬人(含)以上且售票收入不低于2000萬元的,單場獎補80萬元。

根據《措施》,單場售票規(guī)模7000人(含)以上且售票收入500萬元(含)以上的,演唱會舉辦前3天至后3天期間,觀眾可持演唱會門票免費乘坐公交、地鐵,免票參觀多個景區(qū)、博物館。消費者于每年5月至10月演唱會最佳舉辦期間在太原市消費時索取的合規(guī)發(fā)票,予以即時抽獎。

在張毅看來,這些城市的舉動理所當然,一場“火爆”的演唱會是城市傳播的良好載體,能夠成為拉動客流量、帶動本地旅游經濟發(fā)展的契機。

春江水暖鴨先知,商家同樣看到了這一點?!吨袊洕芸酚浾邚囊患也惋嫻鞠嚓P工作人員處了解到,2023年5月起,不少門店開始從演唱會上引流,在演唱會后安排大巴接送觀眾到店就餐。

還有商家會面向歌迷群體開展針對性服務,例如在五月天鳥巢演唱會結束后,北京一家連鎖涮肉店不僅提供就餐接送服務,還會給前來就餐的歌迷發(fā)放潤喉糖、養(yǎng)樂多,粉絲憑門票甚至可享整單八折優(yōu)惠。

面對貼心服務,消費者也不吝嗇稱贊:“好用心、好細心的老板,完全被擊中了?!?/p>

(應采訪對象要求,文中張輝、李志晨為化名)

(本文刊發(fā)于《中國經濟周刊》2024年第11期)

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