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經濟周刊》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
近段時期,美國財長耶倫一有機會就指責中國“產能過?!?,甚至在訪問中國時,把中國在新能源領域蓬勃發(fā)展說成是“產能過?!保谒磥?,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產能過剩擠壓了美國同類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空間。但說實話,我們恐怕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:為什么一向把市場經濟當成上帝膜拜的美國,會把“產能過剩”當成指責他國的說辭?
市場經濟之所以被崇尚,其核心價值在于:鼓勵競爭。但為什么市場經濟必然導致“競爭”?生產過剩。市場經濟基本原理認為:如果一個商品生產可以賺很多錢,則會激勵大量資本進入,于是必然導致生產過剩,供給增長,價格下跌,利潤減少。但是不是利潤減少,生產過程就會停止?不會。一般而言,當生產過剩、利潤減低的過程中,資本會加大技術投入,不斷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商品質量。同時,還會出現(xiàn)產能的優(yōu)勝劣汰。
所以,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(tài),沒有了生產過剩就沒有了市場競爭,而市場經濟不就是一種“在法制和規(guī)則前提下,自由競爭的經濟制度嗎”?這難道不是美國曾經數(shù)十年在全世界推行的經濟主張嗎?但現(xiàn)在,美國要改變它嗎?改變它還是市場經濟國家嗎?
反觀美國,美元產能過剩、美債產能過剩、金融產能過剩、軍工產能過剩,這些產能過剩又給世界帶來了什么?難道不是帶給全世界金融災難的武器嗎?
所以,不要再說美國搞什么“雙標”。事實上,美國搞的根本就是“無標”,是為自身利益而肆無忌憚地掠奪他人的海盜行徑。
其實,美國也在針對產業(yè)扶持而出臺補貼政策。那個高喊著中國“產能過剩”的美國財長耶倫,5月9日在接受美國電臺節(jié)目《marketplace》采訪時,與主持人之間就有一段有趣的對話。主持人凱·雷斯達爾向耶倫問道:“我想問您關于這次訪問的重點之一,您提到過的電動汽車、電池,這些先進產品產能過剩的問題。有沒有可能,我們只是在這些領域被中國打敗了?”耶倫否認:“我們不認為(雙方)競爭是公平的。我們認為,中國向他們認為對經濟發(fā)展至關重要的領域大規(guī)模提供補貼?!?/p>
主持人追問:“難道他們的補貼,比我們的芯片法案和《通脹削減法案》提供的補貼還要多嗎?你們投入了數(shù)十億美元?!币畟惓姓J:美國政府對清潔能源、電動汽車、電池、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提供補貼。但這卻被她解釋為:“我們確實認為,為了國家安全,為了(保障)供應鏈復原,為了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制造業(yè)就業(yè)機會,讓人們能夠在這些行業(yè)工作,這一點至關重要。因此,我們非常明確地對這些重要戰(zhàn)略領域的(企業(yè))投資進行補貼?!?/p>
中國有句古語叫“只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”?,F(xiàn)在的美國就是這樣。怎么辦?只能直面挑戰(zhàn),積極作為,化被動為主動。
中國新能源發(fā)展的事實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:中國只有做好自己的事,讓世界離不開中國,新發(fā)展格局才能順理成章,才能良性運轉。
美國當然會以關稅手段壓制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。當?shù)貢r間5月14日,美國商務部發(fā)布消息稱,在對華加征301關稅4年復審期結束之后,美方決定在原有的301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征關稅,加征關稅類目包括光伏設備、鋰電池、礦產、半導體、機械設備、醫(yī)療器械等,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電動車類目,將原有的25%關稅稅率提高到100%。
這很可怕嗎?不僅中國,世界許多國家早都習慣了美國的這套把戲,但事實證明,這樣的做法最終使美國老百姓承擔更多代價。我們一直懷疑,美國不是不知道加征關稅將給美國百姓帶去痛苦的后果,但為什么還要這樣做?其實,美國對華加征關稅,不過是“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”的伎倆,表面上,制裁中國以增加美國就業(yè),讓美國老百姓無話可說,但實際上,它是為了提高美國財政收入。
責編:姚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