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經(jīng)濟周刊》 記者 孫曉萌|北京報道
“我有一臺1976年產(chǎn)的寶麗來sx-70 alpha 1,比我的年齡還大17歲?!薄?0后”攝影愛好者梓鑫告訴《中國經(jīng)濟周刊》記者,寶麗來一次成像相機sx-70系列于1972年開始發(fā)行,根據(jù)不同系列,發(fā)售價格在兩三百美元不等?!盀榱速I這臺明星同款寶麗來,我花了近4000元?!贝送?,這款相機配套相紙價格也不低,均價在120元以上,一盒相紙僅有8張。
“成像效果太復古了,喜歡就會愿意買單?!辫黯握f道。
不只是寶麗來相機火熱。近兩年,從千禧風格回潮,再到CCD相機翻紅,這屆年輕人對于復古文化的熱衷,再次印證時尚是個輪回。
梓鑫的寶麗來sx-70 alpha 1
蒙特利爾老城區(qū)老港的冬夜,佳能EOS 5D mark2拍攝。
秘魯庫斯科街景,佳能EOS 5D mark2拍攝。
天津安里甘藝術中心,富士XT-30二代拍攝。
從“50元一斤”到“500元一臺”
CCD全稱是charge coupled device,這類相機以電荷耦合器件為感光元件,光線透過鏡頭在感光耦合組件上產(chǎn)生電荷,電荷通過讀取電路轉(zhuǎn)化為電信號,最終轉(zhuǎn)為數(shù)據(jù)儲存,光線由此定格為影像。20多年前,CCD在數(shù)字成像技術中一度非常流行,如今已經(jīng)被CMOS(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)傳感器取代,僅在一些特殊領域,CCD仍在被使用。
2022年下半年,CCD相機突然翻紅。圖像朦朧、低像素、粗顆粒,所有時代賦予的技術硬傷被社交平臺包裝成了千禧年、氛圍感、膠片感等形容詞,風頭一時無兩。曾經(jīng)按斤回收被視為“電子垃圾”的CCD相機,漲至平均一臺數(shù)百元。
從“50元一斤”到“500元一臺”,CCD相機身價暴漲的同時,一些明星款甚至漲到了令人吃驚的價位,例如康泰時tvs digital,目前在二手平臺均價在3000元以上,原廠包裝、配件齊全,成色近乎全新的一臺二手機甚至標價為5599元。康泰時tvs digital發(fā)布于2002年,某攝影論壇顯示,這款相機發(fā)售價為128000日元,以當時匯率折算大約是人民幣7000元。
以機身造型出圈的富士finepix 6800z,是當年的“法拉利聯(lián)名款”,二手平臺上成色較新的也要1500元左右,它發(fā)布于2001年,某攝影論壇顯示,這款當年發(fā)售價也為128000日元。20年過去,如今這兩款相機的差價,即可以歸結(jié)為明星帶貨效應,二者也有硬件上的差距。
其實,最先在社交平臺上出圈的是康泰時膠片相機,目前康泰時t3價格已經(jīng)過萬,二手平臺均價為1.7萬元左右,最高標價為2.81萬元。由于康泰時已經(jīng)停產(chǎn),市場上流通的相機數(shù)量相對穩(wěn)定,業(yè)內(nèi)認為即便熱度過去,康泰時t3的價格也將穩(wěn)定在萬元上下。
愛上復古相機的還有阿正。然而,價格成為阻撓攝影愛好者阿正入手膠片機的決定因素?!拔抑苓呁婺z片的人比較少?!卑⒄钤诒泵?,自從有了玩膠片攝影的念頭,他一直在挑選心儀的價位中等的二手機,“我這邊的膠片機要么二手價格太便宜,要么是過于昂貴的收藏款,中等價位很少見?!币驗橛脩羯?、市場小,他所在的城市膠卷沖印店也少,而且近期膠片價格漲了很多,阿正告訴《中國經(jīng)濟周刊》記者。
“我有4臺相機和7個鏡頭,雖然不停在買,但是技術進步不大。我感覺自己都快成‘器材撫摸黨’了?!卑⒄猿暗?。
上海禮和洋行,富士XT-30二代拍攝。
上海窗景,富士XT-30二代拍攝。
西藏然烏湖,佳能EOS 5D mark2拍攝。
蒙特利爾老城區(qū),佳能EOS 5D mark2拍攝。
一個“器材撫摸黨”的自白
如何挑選新器材、匹配舊器材,阿正有自己的偏好。
阿正的第一臺相機是佳能EOS 600D,“當時我剛上大學,想買一臺相機記錄旅行。我也沒做功課,直接到了五棵松的攝影器材城,在一位店主的推銷下買了這款套機,當時花了4300元?!边@款套機服役近10年后,阿正感覺到它“不夠用了”。
講起自己的第一臺相機,“它比較老了,觸屏、WiFi這些新功能它都沒有,一開始是想換成近兩年的新相機。最后,我反而置換了一個更老的佳能EOS 5D mark2(以下簡稱5D2)。”阿正解釋道,“5D2是全畫幅相機,和半畫幅的600D比起來畫質(zhì)明顯有提升?!?D2發(fā)布于2008年,當時單機發(fā)售價是16800元,阿正入手時僅花了1600元。與此同時,他把第一臺相機拆分轉(zhuǎn)賣,總共賣了1900元。
為了搭配這臺新入手的二手相機,阿正又購入了3枚二手鏡頭。一枚佳能24~105mm焦段,光圈F4的鏡頭,花費2500元;一枚70~200mm焦段,光圈F4的鏡頭,花費3500元;一枚35mm,光圈F1.4的定焦鏡頭,花費2500元。為了配齊所謂的“小三元” (一般而言是3個恒定F4光圈的鏡頭),阿正花費了近萬元。
雖然花費不小,但是“在有限的預算里面,我盡可能地體驗到了不同的相機和鏡頭,而且相機的更新?lián)Q代不同于手機,很多二手器材成像很有風格,不論過多少年,‘好東西’還是‘好’?!毕噍^于機身,阿正更看重鏡頭,他舉了一個例子,“近期熱映的電影《沙丘2》,一些鏡頭采用了昵稱為‘八羽怪’的helios44-2老鏡頭拍攝,就是為了它焦外‘旋焦’的特色?!毙?,是非常漂亮的漩渦狀焦外散景,很多導演都對這枚鏡頭青睞有加。
除了一臺二手的5D2,阿正還有一臺二手奧林巴斯E-M1 Mark 2?!斑@臺相機是M43畫幅,畫幅小,相應的機身、鏡頭也很小巧,防抖優(yōu)秀,并且這款相機的鏡頭陣容很不錯。”阿正給這款奧林巴斯的相機配了兩個鏡頭,一枚12~40mm焦段,光圈F2.8的鏡頭;一枚17mm,光圈F1.8的定焦鏡頭。機身鏡頭總計花費5000元。
復古富士成“頂流”,購買需搖號
阿正選擇奧林巴斯的部分原因是其復古造型,但其實他本想入手的是富士相機。近兩年來,富士憑借其獨特的復古造型,以及膠片模擬大火,可以算得上社交平臺熱度第一的相機品牌,甚至不少愛好者調(diào)侃,富士實乃相機界的愛馬仕和茅臺,不僅要“配貨”,還得拼運氣。今年,富士x100系列第六代相機發(fā)售,僅某家網(wǎng)購平臺就有50萬人同時預約搖號,搖中才有購買資格,網(wǎng)友調(diào)侃:中簽難度堪比北京搖車牌。
即便在海外二手平臺,富士依然是俏貨。不同于國內(nèi)二手定價深受市場影響,海外平臺有時會采取原價減去折舊年限的做法?!耙徽圪I到富士二手機不是夢,但是真的太難搶了?!弊詈螅⒄缓脧挠H戚手里借來一臺富士x100s過過癮。
兩年前富士相機還未大火時,梓鑫就購入了全新富士XT-30二代,直到今年她仍然覺得這是一次極其明智的選擇。2023年底,她的朋友想要購買同款,問遍了本地的代理店,店家均表示裸機無貨。而梓鑫當時購買的套機,雖然鏡頭遜色一些,整單價格僅為7600元,目前同款套機平均漲至10000元左右。二手平臺上同款機型,賣家備注僅機身、成色九五新的二手機,要價7500元。
相機實火然而富士產(chǎn)能不高,客觀上也形成了“饑餓營銷”情形。此外,富士憑借著膠片模擬“押中”了復古回潮,并且相機簡單操作便能得到滿意的圖片,頗受女性市場青睞。富士的成功,不難理解。
(文中阿正、梓鑫皆為化名,圖片均由采訪對象拍攝)
(本文刊發(fā)于《中國經(jīng)濟周刊》2024年第7期)